
保護奧林匹克會徽內羅畢條約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fā)布時間:2016-12-08 07:12:00 瀏覽:3253

第一條 成員國的義務
本條約成員國非經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許可,有義務拒絕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憲章規(guī)定 (1981年9月26日于內羅畢通過)
第一章 實質性條款
第一條 成員國的義務
本條約成員國非經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許可,有義務拒絕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憲章規(guī)定的奧林匹克會徽組成的或含有該會徽的標志作為商標注冊,或使其注冊無效;并應采取適當措施禁止出于商業(yè)目的以此種標志作為商標或其他標記使用。第二、三條另有規(guī)定者除外。上述會徽的定義和復制圖形見附錄。
第二條 義務的例外
(一)在下列情況下,本條約成員國不受第1條規(guī)定義務的約束:
1.在本條約對該國生效前,或者根據第3條,在第一條規(guī)定的義務已視為在該國中止的期間,以奧林匹克會徽組成或含有該會徽的任何商標已經在該國注冊者;
2.任何人或企業(yè)出于商業(yè)目的在該國繼續(xù)使用以奧林匹克會徽組成或含有該會徽的任何商標或其他標記,系在本條約對該國生效前,或者根據第三條,在第一條規(guī)定的義務已視為在該國中止期間,已經合法地開始此種使用者。
(二)第一條第1項規(guī)定也適用于根據該國所參加的條約進行注冊而在該國有效的商標。
(三)使用系經第一款第2項所指的個人或企業(yè)許可者,依該款意圖,應認為是該個人或企業(yè)的使用。
(四)為了宣傳奧林匹克運動或其活動而在宣傳工具中使用奧林匹克會徽者,本條約成員國無義務禁止會徽的此種使用。
第三條 義務的中止
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本條約成員國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之間,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許可在該國使用奧林匹克會徽的條件和就該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因授予此種許可所得的收入中應享有的份額來達成協(xié)議的期間,該成員國可以認為第一條規(guī)定的義務已經中止。
第二章 國家集團
第四條 第一章的例外
對于本條約成員國,同時是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qū)、任何其他經濟集團或任何其他地區(qū)或分區(qū)集團的成員的國家,第一章各項規(guī)定不得損害各該國根據建立此類同盟、區(qū)域或其他集團的法定文件所承擔的義務,特別是該文件有關商品或勞務自由流動的各項規(guī)定。
第三章 最后條款
第五條 成為本條約成員國
(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下簡稱“本組織”)或保護工業(yè)產權國際(巴黎)聯(lián)盟(以下簡稱“巴黎聯(lián)盟”)的成員國,均可成為本條約成員國,經過:
1.簽字并交存批準書、承認書或認可書,或
2.交存加入書。
(二)不屬于第(1)款所指國家而是聯(lián)合國或與聯(lián)合國有關聯(lián)的專門機構的成員國的任何國家可以交存加入書而成為本條約成員國。
(三)批準書、承認書、認可書和加入書應交本組織總干事(以下簡稱“總干事”)保存。
第六條 條約的生效
(一)對于首先交存批準書、承認書、認可書或加入書的3個國家,本條約應于第三份批準書、承認書、認可書或加入書遞交保存之日起1個月后生效。
(二)對于其他交存批準書,承認書,認可書或加入書的任何國家,本條約應于其文件遞交保存之日起1個月后生效。
第七條 退出本條約
(一)任何國家可以通過通知總干事而退出本條約。
(二)退出本條約在總干事收到通知之日起1年后生效。
第八條 條約簽字和語言文字 (一)本條約應在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的單一原本上簽字,所有文本具有同等的權威性。
(二)總干事經與有關政府協(xié)商后,應制定阿拉伯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葡萄牙文,以及本組織的“會議”或巴黎聯(lián)盟大會可能指定的其他文字的正式文本。
(三)本條約在1982年12月31日以前在內羅畢開放簽字,此后1983年6月30日以前在日內瓦簽字。
第九條 條約的交存,副本的分送,條約的登記
(一)本條約原本在內羅畢停止開放簽字后應交由總干事保存。
(二)總干事應將經其證明的本條約副本2份分送第五條(一)和(二)款所指的一切國家,并應要求分送其他任何國家。
(三)總干事應向聯(lián)合國秘書處登記本條約。
第十條 通知
總干事應通知第5條(1)和(2)款所指國家以下事項:
(一)依照第8條的簽字;
(二)依照第5條(3)款交存的批準書、承認書、認可書或加入書;
(三)依照第6條(1)本條約生效的日期;
(四)依照第7條的退約通知。
附 件
奧林匹克會徽由五連環(huán)組成:藍、黃、黑、綠、紅,依此順序自左而右,它僅由奧林匹克五環(huán)組成,不問是由單一顏色或多種顏色繪成(五連環(huán)圖從略)。 附注:參加本條約的所有國家均有義務保護奧林匹克徽記5個交錯的圓環(huán)。制止未經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奧林匹克徽記所有者)的許可而用之于商業(yè)目的(如用于廣告和商品上、作為商標等)。
到1989年3月1日有下列32個國家是本條約的成員國:
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巴巴多斯、玻璃維亞、巴西、保加利亞、智利、剛果、古巴、塞浦路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希臘、危地馬拉、印度、意大利、牙買加、肯尼亞、墨西哥、阿曼、卡塔爾、圣馬利諾、塞內加爾、蘇聯(lián)、斯里蘭卡、敘利亞、多哥、突尼斯、烏干達、烏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