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以知識產權為名的貿易保護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fā)布時間:2017-01-09 03:01:00 瀏覽:2957
原標題:警惕以知識產權為名的貿易保護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01月03日 第 05版)
中國企業(yè)光啟集團自主研制的“旅行者”2號飛行器。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攝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發(fā)布報告,將淘寶網、廣州白云市場等10家中國市場列入美國制定的“惡名市場”中,幾乎占據了1/4的比例,敦促其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其實,中國近些年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不可謂不盡力。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fā)布的報告,2015年,中國成為首個年度專利申請量超百萬國家,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總量近40%,超過美國與日本之和,已經連續(xù)第五年蟬聯(lián)全球專利申請量之首。在行政執(zhí)法上,十八大以來,辦案量超過7.6萬件,年均增長48.6%,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穩(wěn)步提升。
但某些西方國家對于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上的努力習慣了視而不見,也習慣了以知識產權為口實設置貿易壁壘。近幾年由于全球經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知識產權貿易摩擦也成為貿易保護的新手段。亞太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在G20杭州峰會上提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已經通過了1400條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他認為許多西方國家保護主義情緒上漲,導致對自由貿易敏感和懷疑。
2016年以來,美國發(fā)起的針對知識產權糾紛的“337調查”,有1/3是針對中國,發(fā)起數量同比上升了110%,甚至將鋼鐵產品這樣不存在所謂知識產權糾紛的商品也列入“337調查”,要求中國應訴企業(yè)提供大量無關信息,致使企業(yè)不能享有公平的抗辯機會。
恰恰相反,中國一直在擴大開放,不斷大幅減少外資準入限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開透明、高效平等的市場環(huán)境。中國一直反對貿易保護,推動區(qū)域層面貿易合作,最大程度地增強自由貿易安排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特別是近幾年,中國還發(fā)起“一帶一路”倡議歡迎周圍國家“搭便車”,通過APEC和G20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最近,美國著名投資家羅杰斯表示,2017年全球最大風險是貿易保護主義??梢灶A見的是,隨著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fā)展,以知識產權為主的貿易摩擦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企業(yè)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識,熟悉國外知識產權保護體制,面對知識產權貿易摩擦要勇于應對。同時,政府要提供更多預警、技術咨詢服務,同時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的作用,幫助企業(yè)積極應對。
相關推薦專題閱讀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