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尚標商標轉讓網(wǎng) |  幫助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商標知識>商標未實際使用能要求賠償損失嗎?
尚標-特價轉讓商標

商標未實際使用能要求賠償損失嗎?

來源: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    發(fā)布時間:2016-08-08 06:24:00  瀏覽:1876

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規(guī)定,獲準注冊是注冊人取得商標專用權的一道門檻。隨著實踐的發(fā)展,商標使用日益受到重視。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尤其突出了商標使用在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中的重要性。

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注冊商標專用權人請求賠償,被控侵權人以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未使用注冊商標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提供此前3年內實際使用該注冊商標的證據(jù)。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3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被控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事實上,在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正式施行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即已在相關政策文件中要求在司法實踐中將注冊商標的實際使用情況與被控侵權人的民事責任承擔相聯(lián)系,旨在鼓勵商標使用,激活商標資源,防止利用注冊商標不正當?shù)赝稒C取巧。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則從舉證責任的角度明確了商標實際使用與民事賠償責任承擔的關系。從實踐操作的角度,在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中應重點把握以下3點:

第一,商標權利人對其實際使用商標的情況負有舉證責任。

注冊商標權利人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支配權,并不是絕對的、不受約束的。為維系商標專用權的效力以及發(fā)揮商標標識商品來源、品質保障、廣告宣傳等功能,商標權利人均需對商標進行使用。在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中,當被控侵權人與商標權利人對于請求保護的商標是否使用發(fā)生爭議時,按照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則,應由商標權利人舉證證明該商標實際使用的情況。從舉證能力和難易程度上講,要求被控侵權人舉證證明請求保護商標沒有實際使用的事實,難免有強人所難之嫌。

第二,商標權利人應舉證證明其在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上實際使用了請求保護的商標。

注冊原則下要求的商標使用必須是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上的使用。在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上未使用或長期停止使用,應視為未對注冊商標進行使用。如果僅在部分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上使用了注冊商標,從商標權保護的角度,該注冊商標的保護范圍將受到限制,即對于他人在其未進行商標使用的部分商品、服務或與之類似的商品、服務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的行為,商標權利人無權要求賠償經(jīng)濟損失。

第三,商標權利人不能舉證證明其實際使用過請求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其要求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訴訟主張不應得到支持。

注冊商標權專用權保護的本質是對商標所承載的商譽給予的保護。商譽不會伴隨商標的注冊而自然產(chǎn)生,必須通過公開、真實、合法的使用才能得以積累。僅獲得注冊而未實際使用的商標,不可能累積商譽,也無法發(fā)揮區(qū)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作用。即便他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雖然該行為落入商標權利人的權利范圍,其有權予以禁止,但由于商標權利人尚未使用商標,侵權行為并不會給其商譽造成損失,也未實際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或誤認,根據(jù)民事?lián)p害賠償?shù)奶钇皆瓌t,商標權利人無權要求被控侵權人賠償經(jīng)濟損失。對于商標權利人為制止侵權支出的費用,因在請求保護的注冊商標有效存續(xù)期間,權利人的維權行為具有正當性,在認定侵權成立的情況下,仍應在合理的范圍酌情予以支持。

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尚標商標轉讓平臺"或”來源:www.rvmg.cn”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轉載請注明“來源:尚標”并標明本網(wǎng)網(wǎng)址www.rvmg.cn!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尚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可撥打電話:400-7187-888。
相關文章